文明创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明创建 > 正文
道德讲堂第六期: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作者: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2017-06-29
授课人:徐进达
授课时间:2017年6月29日上午10:00
本讲导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的新体现。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更是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灵魂。
重点提示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当前解决发展难题的“金钥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必须在自身岗位上坚持贯彻这一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的新体现。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更是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灵魂。
第一,五大发展理念是当前解决发展难题的必要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得到有效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发言权明显提高。但同时面临的问题也不少,有些是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有的是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破解这些问题,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理念是先导,创新发展思路,坚持发展方向,瞄准发展着力点。只有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才能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第二,五大发展理念是发展方式新转变的必然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不是非要以牺牲自然、甚至牺牲后代的利益得来的。恰恰相反,我们要科学发展、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理念,以转变发展理念来引领新的发展方式。一段时间以来,在许多地方和部门头脑中只有GDP的总量,只看到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科学发展和全局性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们也曾经提出过“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宣传口号,但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转变唯GDP论英雄的发展理念。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空气、土壤、水源等方面的环境污染,看到城市道路拥堵等方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短板。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要转变发展方式,就要从发展理念上来一次革新,这是我们党对发展的再深化和新飞跃。只有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在生产发展上抛弃传统的粗放式、高耗能方式,才能经济社会发展上获得新动力。当前,在围绕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制定政策和举措时,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方位,尽力解决好发展中的每个问题。与时同时,还应该在做足调研上下功夫,让每项政策和措施都于法有据,同时还要防止制定政策中单纯追求政绩的倾向,真正让每项举措都接地气,顺民意,解难题。
第三,五大发展理念是社会各领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保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开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纲领的灵魂和主线。灵魂和主线作为事物发展的行动指导,能否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这五大发展理念,关系我国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全面”二字,必须在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等方面实现小康。然而,在当前发展中,我们仍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各阶层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我们所要实现的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进步。如果7000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不能脱贫,那么我们绝不可能建成全面小康的社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针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一些明显短板,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进一步增强发展整体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从创新、协调、绝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出发,从各个短板来发展,相互配合、相互联运,成为整体,多管齐下做好建设,让五大理念真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动力和保障。
二、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党的十八届五中会会提出,创新要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科技发展的方向,创新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正如习近平总书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可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是顺应世界科技发展大势、面向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做出的重大判断,是我们党对科技创新。
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但必须承认我们的创新能力不足,不少科技成果脱离实际、束之高阁,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创新实现价值的链条上还存在诸多体制机制的关卡,其中主要表现为,出口出现明显下滑、投资增速持续疲软、劳动力优势明显减弱等方面。
另一方面,我国近年来研发投入增长迅速。200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2450亿元,占GDP比重仅为1.32%,到2014年,投入规模已达1.3万亿元,占GCDP的比重是2.04%。10年间,总量增长了5倍多,现在已位居世界第二位。相对于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如此庞大的经济规模来讲,这个投入水平和增长速度已经十分可观。在此支撑下,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巨大成就,很多科技领域已逐步实现从“跟随”向“同行”和“引领”的跨越。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要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度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务行动,等等。推进创新,形成创新机制,一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之上,更大程度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扰势的引领型发展。创新不仅仅局限于科技创新,是涉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的全面创新。二要大力培育发展新动力。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进一步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不断催生新业态、新产品,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业态作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势最突出的细分领域,成为驱动转型发展、激发消费潜力、带动了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新引擎。要从积极推动、逐步规范、加强引导等方面入手解决,加强对新技术发展中前瞻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研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促进传统行业创新发展。三要为创新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化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简政放权就是让政府的职能更好地在市场中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同时也给予市场主体更大的自由空间和自由权。
三、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协调发展就是要注重全面发展,重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发展中存在不协调的问题,诸如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不平衡,等等。不协调问题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急于完成某个阶段性的任务所致,进而忽略了长期性的协调发展,其后果往往会阻碍全局的发展,不断加深各种社会矛盾。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是“全面”二字,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我们绝不能在2020年仅在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上完成了既定的目标,而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提出并阐述了协调的发展理念,对“十三五”时期坚持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作出了安排。一方面,要树立和落实协调理念,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谈不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另一方面,要树立和调理念,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特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建设,而是全面协调发展。当前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往往为了物质发展、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社会法治层面、人的自身要求等方面的发展。“十三五”时期,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来全面解决发展中的这些问题,防止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问题,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传统美德。
四、绿色: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绿色,说到底就要注重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是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第一步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常抓不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切实感受到自然环境问题带给人们的生存压力,例如,针对空气污染、食品浸染损害人身健康,不少地方发布预警信息,及时通报大气环境和食品监测质量状况;又如,党政机关带头减少公车使用,重点企业限产限排等措施,凸显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性。从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层面来说,在发展中倡导绿色、生态、低碳、循环的理念,改变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支撑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对于保障中国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各级党委一政府需要摒弃那种患得患失、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起码面矛盾、破解难题,同时学会借助市场经济“看不现的手”平衡社会利益、构建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
绿色发展理念内涵丰富,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不可否认,中国生态环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一些地方土壤、大气、水资源等污染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总的看来,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一项事关实现全面小康和发展全局的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坚持绿色发展,首先要有绿色观念,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此外,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等。在“十三五”时期,以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谱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五、开放: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性,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坚持开放发展,必然要求与全球接轨,具有世界的眼光。邓小平曾说,闭门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坚持开放理念必须要着力实现合作共赢,注重解放决发展内外联运,这必将极大地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进而为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对外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走上了世界舞台,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
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国家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更要提高国家实力,从全球经济互联互通中谋划发展,切实提高我国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要想在下一步发展中所长避短、乘势而上,必须在对外开放的质量上下功夫,形成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引导全球经济议程,走好开放发展之路。
对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就是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国经济发燕尾服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同时也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
六、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共产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共享”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孙中山的民有、民治、民享,都是如此。但是,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真正将“共享”这种美好愿望变成现实。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因而,“共享”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美好理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目标和理想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以追求共产主义社会为最高纲领。无论社会发展到任何阶段,我们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同时,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也充分体现出我们党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
当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平正义问题越发凸显,尤其是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共享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制度设计都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切实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发展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心必须解决好共享问题,在共享问题上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当前,我国农村还存在7000多万的贫困人口,要让贫困人口共享小康社会的幸福、改革发展地成果,必须要注重机会公平,注重保障民生,针对实际问题形成解决的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共享发展,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一系列的政策为“十三五”时期提供了共享发展的具体任务目标。

2012-2020 版权所有: 中共岳西县委统战部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主办:中共岳西县委统战部   电话:0556-2172082  地址:岳西县天堂镇天堂路 
技术支持:岳西创联网络公司 最佳浏览:建议使用IE8.0及更高版本的浏览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8101403号 管理入口